•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李凤兰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甘肃成县支旗学区枣儿沟小学     李凤兰  

    摘要:正值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面开展和实施中,信息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其教学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现状,针对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和突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结合语文学科多样性、人文性、广泛性等特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灵活生动特点,开展教学改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活力,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一、学校现状与在校学生自身素质概述

    甘肃成县支旗学区枣儿沟小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大山中的农村,多数为农民家庭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日常生活基本由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照料,由于祖辈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学生学习的欲望普遍不高,他们从出生到上学,大多数从未走出过大山,有些甚至从未亲眼见过火车,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渴望了解外界新鲜事物。学校除基本教学设施外,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投影仪,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通过互联网搜集和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教师一般通过口述和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仅通过语言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会对语文学习降低兴趣,使课堂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把教学内容用更丰富多样的形式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提升课堂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拓展学生视野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融入学习课堂。

    三、应用多媒体信息课堂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多媒体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教育领域,创新教学手段的集中体现。面对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想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切实感知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大,让学生既能听、又能看,还能参与进来,通过实操,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1.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突破难点、重点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将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很多教学难点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一些晦涩难懂的古代诗词及一些文学类散文,这些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学生仅凭借教师口述学生很难真正明白,而使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可以将这些内容具型象化,通过图像、影像、音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学生更加容易获得体悟,便于其理解和消化知识。

    比如:在进行《示儿》这首诗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影像先介绍宋代诗人陆游,让学生知道陆游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所作诗句《示儿》告诫自己的晚辈,待山河收复之日,别忘了告诉九泉之下的先辈们。通过精良的画面,让学生沉浸在诗人作诗情景中,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制作PPT,形象演示诗中“元”→“原”古代通假字的含义。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语文教学情境,强化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学习,更加直接地感受语文教学内容,获得更多学习感悟,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与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太阳》这节课教学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大自然宇宙、太阳系行星、地球等视频,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被浩瀚的星系和生动的画面所吸引,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大家从画面中观察到了什么?”教师提醒学生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学生就能够回答出:“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同时,教师还可启发学生联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教师在分析太阳作用和地球的关系……。

    3.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称象》教学时,其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是曹冲是如何根据其他官员称象的方法联想到自身称象的方法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运用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曹冲以船为载体,利用等物置换称象的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用船代替秤这一方法的妙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理解曹冲称象的可取之处,此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提升了课堂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信息教学的方式不仅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能力,开阔眼界,获得全面提升。

    四、科学搜集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多媒体技术是与网络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学生思维意识得到全面拓宽的重要形式。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把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科学地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需要细致而深刻地解析,从中找寻出更具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促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融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以《松鼠》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松鼠的食性,活动规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自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画成图片、写成文字并装订成小册子。作业布置后,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上网查资料、去野外松树林观察,忙得不亦乐乎,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进入小学阶段后,学生的意识和思维,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为学生带来不同的知识体验,让学生的小学生涯更加地丰富多彩,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达到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并为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在片段写作能力的训练中,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出题,或展示一幅画面或播放一段视频等,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即兴写作。在此不光对写作训练前有帮助,学生完成后,那些写得好的习作直接通过实物展台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进行集体点评。这直观真实地对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行了训练。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时需要结合实际,从实际教学目标出发,围绕教学内容核心,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统一起来,结合有效的方法手段,灵活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全方位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相一致,融为一体。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以上方式入手,深刻地意识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必要性,把现代化的技术,真正运用到教学中,最大化地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展示学生独特的魅力,让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推动课堂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达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从而全方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只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互联网信息,应用适合课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活跃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合生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发挥其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61-62.

    [2]王苗苗.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育,2018,4(12):138,153.

    [3]李广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育,2018(14):172-173.


    点击次数:206  发布日期:2023/5/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