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 杨妮娜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第三实验小学    杨妮娜

    要管理好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是关键。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搞好小学教育必须注重班级管理,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要管理好小学的班级,必须得分析小学班级的现状,根据实际采取相关措施,小学教育教学才能与时俱进,走上正规化、系统化的道路。在多年的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以来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树立个人威望     

    作为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在班级中的身份至关重要。不少老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单纯的领导者,居高临下地命令,指挥学生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一切,以为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在学生心中有了,有了地位。他们的学生表面上大多顺服,但内心却大多逆反。所以,班主任工作也很难深入,效果也往往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理想。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特意树立的权威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权威永远是一种人为的权威,而且永远是徒劳无益的。这就是这种单纯领导者定位的不足。

    我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是和学生平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能敞开心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农村小学孩子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在学校班集体的大家庭中。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就应当了解班风、学风、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给孩子同等的爱,这是班主任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诉的人,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建班级文化,完善自主管理

          班级文化是构成班集体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管理的风格。班级文化能将学生的个人行为融入到集体行为中,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正面引领作用,它凭借学生的自主活动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1、精心设计班级物质文化。我班设有绿化角、卫生角、图书角、板报、班级文化长廊。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窗台上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会让教室充满青春的气息。班里每两周换一期板报,每月更换一次文化长廊内容。文化长廊共分4大板块,比一比,赛一赛板块中,展出了学生的优秀作业;书法我最棒板块中,展出的是学生的书法作品;书香飘满屋板块中,学生用心书写着满载着田园生活韵味的古诗;谁是小画家板块中,学生展示了自己的绘画才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学生在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中自觉地受到了熏陶、感染和鞭策。

        2、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班级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班风上。我班的班风是:勤学、深思、创新、超越。首先,我在班内营造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宽松的人际关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能力也随之增强,班级成立了许多自主管理小组,负责处理班里的大小事情,让学生进行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其次,在班内营造和谐的心理成长环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平和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我班的班级文化特色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班级。学生自己设计各种读书活动,轮流展示读书才能。每周五的班会时间,我都能有效利用,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班会,如,《我与祖国心连心》、《弘扬雷锋精神,促进校园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争做文明学生》、《学守则规范,做文明学生》等。特别是在班级明星的评比中,不仅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道德品质也得到净化。

    三、实施科学评价,提高学生积极性
               
    《新课程评价标准》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教育中,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而学生则常常是被评价的对象,是处于评价的被动地位的。学生既没有对评价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资格,也没有对评价结果提出申诉或辩解的权利,他们唯一可做的就是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而教师只管做出这样、那样的评定,从来不问学生的感受,不管评价可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和心理压力。这样的评价不仅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相反使他们陷入完全被动的状态。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而事实上,只要教师适当的加以指导和引导,学生是有评价自我与评价他人的能力的,而且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间产生的互相评价远比教师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们大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先学会评他,进而评己。这样能使学生变评价的客体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消除评价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既培养了学生客观评价自我与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又使学生在评价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改正错误和缺点,很好地消除由不当评价引发的负面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围绕一个主题如:诚信、文明礼仪等,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教师只要先教给学生评价的相对标准、方法,再做宏观指挥,具体指导即可。而学生对自己扮演评价者的角色很惊喜、很激动、更是从心里想把这一角色演好,他们会很认真、负责的评价,会提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而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其评价的合理性并指出不到位的地方,学生自然很乐意的接受,无形中既能提高其评价能力又能促使其改正缺点不足。

            时势在变,教育在变,学生在变,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不断学习有用的新的东西,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是比较复杂而繁重的。但是只要你真诚的捧着一颗爱心,是完全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继续耕耘在我的那片乐土上,努力做好一位合格的小学班主任。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23/5/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