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学生早恋现象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王 娟
正视学生早恋现象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王 娟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男女生很容易产生朦胧的爱慕之心,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这种关系。中学生早恋一直是最令家长和班主任头痛的问题,如果学生得不到关爱与正确的引导,那么不仅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还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走出青春期这一困境呢?
一、尊重学生,建立师生信任桥梁
要懂得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理角逮生所产生的需要。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所产生的各种言行和情感,歌德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因此,不要轻易地把一切涉及到性的问题都看成是道德问题,更不要将其看作比任何其它道德问题都不可饶恕的问题。某个学生早恋了,或者向某个同学表示了爱恋之情,这实在与上课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一样,并无特别值得教师、家长更加深恶痛绝之处。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并且也应该使学生理解:他们之所以要对早恋学生进行教育,绝非由于视早恋为罪恶,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关心。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学生体会教师和家长是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是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幸福着想的。要向学生指点什么情感和需要是可以理解和允许的;什么是可以或应该提倡的;什么是错误和必须反对的。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热点或难言之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和心愿内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
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摆脱困扰
指导工作的出发点不是出于自己所处的教育者的地位,而是以经历过类似的问题、体验过类似困难的长者的身份,帮助学生解除除困扰和恢复常态。指导者的态度必须真诚。因为只有真诚,才能使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学生的心理世界进行双向交流。在具体的指导策略上,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跳"出来。如上所述,既然早恋无异干饮鸩止渴,那么,就应该使学生学会用理智战胜情感,主动"跳"出恋爱的漩涡。为此,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就会有崇高的生活目标,就会受它的鼓舞而不断进取;而强烈的事业心,同样是使人不致沉湎于安逸思淫和追求性刺激和重要心理支柱。要做到这一点,可要求学生经常以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境界对照自己,也可能通过抄写一些伟人、名人的警句,或自编的精辟之句来鞭策自己。
三 、开展教育,正确面对早恋现象
当前一些教师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当讲到人的生殖或与青春期发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总是“一带而过”,对学生早恋现象趋之若鹜。这或多或少影响到初中生青春期的性教育。作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遵循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到性教育对初中生的重要性,丰富自己的性教育知识,重视性教育。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坦诚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正确的性知识,减少学生对性知识的好奇心。同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性,树立健康的性观念,让学生学会如何明辨是非善恶,懂得洁身自爱,从而正确面对早恋现象。
以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青春期》的有关内容为主,由浅入深,讲明有关青春期性生理,生命的来源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性的科学知识,自觉解除对性的神秘感。同时,通过体育课,进行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使学生了解处于青春期的人身体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对自身的变化作充分的心理准备,解除心理上的压力,情绪上的焦燥,掌握处理这些问题的科学方法,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学校性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或间接的向学生进行性知识传播。如:宣传画刊、黑板报、文艺演出、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寓教于娱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知识还丰富了他们的学校时候,使他们充沛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得到正常的宣泄和转移,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家庭辅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受到不良的影响,除本身存在的弱点外,主要与社会的消极因素和家庭教育有关。针对家长对早恋教育这一问题上的不合作,不支持,不理解,以及家长水平不一和陈腐观作怪,学校应以家庭为突破口,协助家长重新认识,取得家长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此,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以"关心青少年的早恋教育"的感人事迹和青春期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认识到:在当前改革开放和信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待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事与愿违,给学生造成人为的神秘感,把学生逼到邪道上接受错误的情感信息,给学校的正面教育制造困难。这样,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分管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综上所述,青春期是个体自我觉醒、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时期。步入青春期,合理地、纯洁地认识自然发展的秘密,开展适当的教育,以科学道理对青少年阐明与性相关的话题,引导异性正常交往。唯有如此,才能加强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意识到两性问题的社会责任和后果,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从而走出青春期这一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