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钟景红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实验小学     钟景红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学生进入中年级,很多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课堂上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感悟、拓展;因此识字写字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中高年级的教师应继续重视识字教学,采用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关键词:中年级;识字 能力;培养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 在多年的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中年级是小学生错别字形成的高峰期,和同年级老师交流,他们也颇有同感,不少家长也反应孩子错别字较一、二年级增多。由此可见,新教材的使用,虽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对有些字不明其义,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容易混淆,即使老师上课时对易错的字一再强调,但一旦真正运用了,还是错误百出。这些现象固然有学生的习惯问题,但我们做为中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年级识字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中年级,很多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课堂上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读书、感悟、拓展;因此识字写字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课标解读》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学阶段,中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这句话提醒我得注意“逐步……转移”。三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在认知能力、语文水平等方面跟二年级没有明显提高,他们也是在“逐步”提高。如果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性差异,只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以学生自学中年段教材中的会认2500个生字,会写1800个生字,只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尽早阅读,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中年级识字的要求比低年级更高,课内识字主要集中在精读课文内,每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多,字形结构也相对较复杂;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意义,并学会积累好词佳句,加以运用。汉语变化多端,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其意义就不一样。因此,中年级的识字、写字任务非常重,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虽不像一、二年级那样作为教学的重点,但也不容忽视,我们绝不能认为中年段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试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哪有学生的良好表现呢?三年级学生大量错别字的出现不是他们能力失常,而是教师没有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掌握好学生的知识成长规律,结果“欲速则不达”!

        二、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中年级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可以完全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识字教学中强调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对要求认识的字是否要引导学生逐字进行字形分析,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怎样才能既做好低、中年级的识字过渡,又能保证课堂上的阅读时间?我认为中高年级的学生仍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培养:

      (一)利用有趣活动提高儿童记忆字形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的活动来达到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

      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是焱”等等。

       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山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如,“两个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么字,“二小、二小,头上长着草”(“蒜”)。还可以让学生也编一编“间”字怎么记。学生就说:“太阳外面有一门”。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也可以设计“帮妈妈找娃娃”的游戏来认字,比如学习“海”字时,告诉学生“悔”的妈妈是“每”,指导学生帮“每”妈妈找到它的孩子,在学生找出“梅、海、侮”等字时,可以比较字形,辨别偏旁的不同,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记住字形了。

       (二)创造语境提高识字能力

      学习语文的一句老话叫“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所谓“语境识字”,就是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创设语境条件结合汉字运用来强化学生识字效果。首先是要读准字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在语境中来认识这些字,这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也是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二是要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时时注意有意识的把握汉字音、形、义的整体性教学,就是要做到在辨字音时结合辨字形,在辨字形时结合辨字义,在辨字义时结合组词造句等加深理解。一句话,巩固汉字的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语言规律,结合词语、句子理解字义,从字义、字形、字音的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字义。比如同义、反义、近义字的归类比较,要理解掌握生字体现在语言环境中才能容易记住。如“粘贴”“粘稠”“打颤”“颤抖”的区别。一般来说,生字在课文中是分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枯燥无味,而且费时低效。把零散的生字整合在一段话中,学生的识字便成了扫除阅读障碍的过程;而且有了语境的支撑,学生的识字过程成了有意义的识记,更容易在相应的语境中复苏。再利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联系,可以牵一带二,相互增益。例如:在学完生字词,可以带进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中读一读,加深印象,巩固对生字的识记。

    总之,识字教学不宜零打碎敲,应注重整合,编写词串也好,编写语段也好,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应成为中高年级识字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提高识字能力

      根据遗忘规律,识字必须要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为了避免学了就忘,就要让学生回头复习,温故而知新。比如学生通过写字来巩固了对字形的记忆。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同时,字词在反复运用中才能巩固,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教师利用组词以及说话写话,指导阅读课外读物等方式达到巩固识字目的。又如,上课前让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不会读的再通过查字典来学习。由于多次读课文,生字复现率高。教师要落实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起学习。一旦发现有读得不准的字音,师生及时提出进行矫正。还可以开展一些识字大擂台活动,比一比学生谁识字多,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生字,也可以从别的学生中获取新字,也可以进行阅读比赛达到复习生字的效果。

    当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只要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利用灵活多变的恰当的识字方法,结合思维特点,鼓励想象实践,培养识字习惯,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多学汉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通过生活经验提高识字能力

      汉字来源于生活,那么作为识字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这就是要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字,通过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当然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并给予表扬肯定。如:名字、路牌、广告牌、超市里物品名称等等。我们在识字教学开始时,就要求家长配合,如:在家具上贴上其名称标签,孩子在家中接触家具时通过这些标签很快认识了名称,增加了识字量。一个班级几十个不同的名字,可以让学生互相叫叫名字,识识名字。在学的过程,学生会发现识字的快乐,激发了学生识字兴趣。利用生活中识字调动识字积极性。让学生带来各种生活中见到的字,比如报纸、零食包装袋等等互相交流学习。在交流学习中分享识字的快乐,体会识字的成功感,提高识字的欲望,自然而然学生的识字能力在逐渐提升。

       (五)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识字能力

        学生的识字量大了,必然会尽早阅读、独立阅读,而阅读量的扩大又促进识字量的增加,识字与积累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中年级可以开展“词海拾贝、成语集锦、格言警句、对联歇后语”等多个积累项目,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实际选择项目,制定积累方案,每周由学生进行汇报。这些语言文化的积淀,必将对学生素质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积累诵读中遇到的生字,不要操之过急,刚开始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样不仅难度大,而且影响识字量的积累,也会影响学生阅读量。因此,学生遇到的生字,只需“两会”,即会读、会基本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字兴趣、拓展知识面,还可以减少生字回生率。

     三、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相结合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量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根据中年级的特点,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适当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此外,还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由此可见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也发现,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不同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的识字教学,以“趣”为前提,让学生开心识字,自然而然就增强了学生识字的欲望。认识的字数量多了,兴趣有了,孩子们自然就有了尝试的欲望。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大胆地进行识字,老师的识字教学也就不难了。

    点击次数:158  发布日期:2022/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