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张 慧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   贵州省纳雍县张维中学 张 慧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是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激励评价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体育有效高效课堂才能得到保障。本文从适时给予表扬、多层面激励、创设情境几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动机;培养;情境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包含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个成分。人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在学校的各种学习活动也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知识和技术动作的学习,且会为达到某一学习目标而持之以恒、矢志不渝。因此,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广大教师十分关心的话题。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师应适时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及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教学,发扬激励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一、适时给予表扬

    表扬是常用的教育教学手段,是通过褒奖鼓励去加强和巩固合乎需要的行为方式,是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育能力的有效方法,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表扬能提供成败的信息,有利于学生检查自己的进步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扬,能较为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体育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从事体育学习的信心,增强努力的程度。表扬属于非智力因素,适时表扬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并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2)表扬能激发学习动机,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从事的体育活动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赞扬和高度评价,求成的需要就会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就随之产生。这种情感将会转化为巨大的推动力量,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3)表扬能激发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发现练习认真、动作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对他们技术动作的掌握,练习中不怕困难,肯动脑子等优点,应及时予以表扬和赏识。如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会产生怕苦怕累的情绪,这时,如果教师用我国优秀长跑运动员王军霞等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事迹进行教育,就会激励广大学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努力跑完全程,达到最初的教学目的[1]。表扬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

    二、多层面激励

    激励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有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式有:(1)参与式激励。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精神方面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这一原理出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要求,收集学生的建议,让学生献计献策,让学生参与备课。集思广益,这样备出来的课,很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教师教得自在,学生学得称心。这是一种潜藏在参与活动下的激励。(2)勉励式激励。这是体育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大量实践表明,以勉励的形式布置任务,可以充分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誊感,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硬的命令,一开始就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学生的活动热情。如教师布置学生跳高:“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去的要受罚!”学生听了心里就不舒服,带着怨气去练习。最好换成勉励式口吻:“同学们大胆地练习吧,跳不过去的没关系,我再继续辅导你们。”学生听了不但乐意去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练习效果肯定比前者要好。
    (3)期望式激励。在体育教学中,表现特别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鼓励;有某些过失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该表扬的,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有过失的,论过要适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其补缺改过的动机和行为[2]

    三、创设活动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女生本身就不太喜欢的运动,运动量大,还有些脏。初学原地运球时,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身体姿势,如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微前倾,两眼平视;击球部位,由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触球,手心空出,虎口朝前,击球的上部;球的落点,落在身体的右前方(运球同侧脚),然后学生做练习。当学生掌握了原地运球后,学习行进间运球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总结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一组学习,一组观察,通过练习和观察,再找做得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进行分析,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再总结和概括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学到了技术技能。再如,枯燥乏味的立定跳远练习,反复单一的练习容易使学生厌烦,常常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了事。对于这一不好的现象,教师可以采取与立定跳远相类似的方式作为代替。可以在操场上画一些相隔大约1.8米的圆圈,让学生像跳迷宫似的一次完成所有圆圈的任务,这种新奇的方式可以很快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练习的氛围立刻活跃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有效高效课堂离不开幽默艺术的应用。富有幽默感的体育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兴趣,启迪心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体育教学中,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要从多个方面考虑,抓住问题的实质,才是我们调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要依据体育教学的特点,了解学生,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入手,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 蓝云,学习动机浅析,教育科学研究,[J],2001(03):65.

    [2] 刘健,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J],2006(08):81.

    点击次数:26  发布日期:2022/5/1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