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游戏与故事在幼儿中的作用 马秋月

    浅谈游戏与故事在幼儿中的作用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希望小学校     马秋月

        幼儿园是培养学龄前儿童动手动脑的主要场所之一,游戏与讲故事是每个年龄段不可缺少的,也是最为幼儿喜爱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讲故事的诱导,对幼儿的好奇心、思维能力、有着进一步的开发。让他们玩游戏后听故事,听故事后又游戏,从而达到听仿互动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否在游戏中将故事的内涵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幼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幼儿能否在游戏中模仿讲故事,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怎样在幼教中怎样将故事和游戏联系起来促进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如下:

    一、搜集整理民间传统游戏

    农村流传着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对这类游戏,需要教师的发掘、搜集整理。民间传统游戏具有健身性、趣味性,文明性、知识性于一体,具有活泼,健康,好奇的特性,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要求,满足幼儿的好奇和好动。将民间游戏溶于幼儿教学中,这样不仅使传统游戏得到继承与发扬,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1、比如“接龙”游戏——《颠倒歌》、《马兰花》等要求幼儿顺口说词,幼儿玩的计数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如“捉迷藏”、跳海(跳格子)“跳皮筋”等游戏,幼儿非常喜爱。但是传统游戏中有些游戏存在安全隐患。如“斗鸡”,有赌博性质,需要教师注意区分和取舍,不可兼收并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3、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课堂,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泛,对农村周围环境,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自然资源,供老师幼儿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建幼儿园的教室、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 池、水池等活动,对他们动脑动手,劳动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熏陶和感染。

    二、做好讲述故事前的充分准备

        在幼儿游戏中讲故事,使他们身心更进一步得大发展。在讲述故事之前,教师要尽力做好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准备,让幼儿在感到亲切之余,消除心理防线,没有了陌生感、语言、行动自如了,幼儿就会主动参与到讲故事中,说话能力得到了培养。

    1、讲述故事前,教师必须领会故事的全部内涵,对主题思想、人物个性,情节结构应有深入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故事的精髓采用恰当的方式传达给幼儿,此外,教师还必须根据故事中的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教具,如挂图、幻灯、实物等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变化,积极地调动起幼儿的内在情感激发起他们的有意想象。

    2、在故事讲述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幼儿的说话表率,才能真正上好一节优质课.故事是以情动人的,是以形象感染人的,所以,教师要进入故事角色,努力达到忘我的程度,教师自己只有首先动情,才能把幼儿带入妙又不可言的艺术境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严生强烈的模仿说话欲望,如讲述《一只笨狼》故事时,教师的语气,神态,眼神的变化,再加上手势和相应的动作,深深吸引住了幼儿。幼和也好象进入了故事中,好象亲眼见到或亲身经历过这件事,他的感受到了老狼的愚蠢,小马、小羊、裁缝的勇敢聪明。这启示他们幼小的心灵,遇到困难要象小马、小羊、裁缝那样,只要动脑筋想办法,一定能战胜困难。一个故事讲述是否成功,就要看故事中的人物有没有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幼儿的心目中,人物个性主要要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细节来刻划的,因此,讲述时切不可遗漏那些与人物个性密切相关的生动细节,如果只是讲述故事情节的粗线条雨不讲故事的细节,那么传给幼儿的只能是一个枯燥无味的故事寝概,这样是不可能在幼儿心中引起强烈的美感效应的.幼儿听的故事入神之时,既是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模仿教学说话的过程。

    四、教师在讲达故事时,还应注意通过形式多样的表现活动培养幼儿的说话能力

        语言学家吕毅鹈谩过:“语言敛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的物的一种特殊工具,只有在社会这荐人与人交流中才能及时发展和巩固”所以,在教师讲述故事之后,可让幼儿模仿老师说完整活,复述故事、或让幼儿进行表演活动,既让幼儿好奇心得到满足.在表达中,多给幼儿一些启发性提问,可作一些解答性说明,幼儿在活动中是主动者,要调动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口语表达力等各种能力,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去探索,去领悟故事的内涵,另外,对于故事中的一些词汇或语句要让幼儿初步理解并简单运用,如《一只笨狼》里的动词踢、冲、揍、钻,”幼儿不仅理解词意,能作出表演动作,而且还能说出多种句子,很显然在表演参与中,幼儿的说话能力在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为以后的阅读能力打好了基础。

        总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以促进幼儿积极交谈,激发幼儿好学好问的积极情感,利用幼儿喜爱听故事这一特点,无疑是提高幼儿口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点击次数:203  发布日期:2019/12/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