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贺彩虹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陕西省定边县第六小学 贺彩虹
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谈我的认识:
一、激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图画的移动、旋转、改变大小等项操作时,我利用“金山画王”软件作为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我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同学们展示一幅美丽的大森林,有各种可受的动物──老虎、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在这时,我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人新课“在美丽的大森林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可是,随着人们的乱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的破坏,动物越来越少,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动物王国决定召开大会,让各地的动物都来参加。今天,我们用学过的方法,在大森林的背景图上,填上你们喜欢的动物,将它们变多、变形、转向,使我们的图画更加美丽。”导语刚说完,学生就争着开始画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思维创造力,画呀涂呀,一会儿,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便跃然纸上,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还可以创新、变化颜色,勾勒出更加神秘莫测的大森林。学生这时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创作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最后我将画得好的作品让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展示。整节课,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入绘制美丽的图画中,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学生在想象、兴趣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疑”字开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从对苹果落地的疑问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巧妙地设疑,启发学生从疑难中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留给学生多一点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统一问题。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告诉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只有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积极思维源于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重视指导,处理好讲解与实践的关系。善于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指导,这样易于学生克服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并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决心。在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思维不断地开发。
三、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要雷同,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我还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让他们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表扬,高兴万分,信心十足,创作越来越起劲,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开拓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通过这些方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大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创新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新时期、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他们就会多一份创造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