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歌唱活动 郑垚

    5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歌唱活动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郑  垚  

    摘要:陈鹤琴先生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一首好的音乐可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歌唱活动就是幼儿易于接受、最自然、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教学   欣赏音乐  感受音乐  表现音乐

    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唱歌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在大量的理论学习、探索实践、经验借鉴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促进我在音乐教学工作中观念的根本转变。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活动时自我表现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地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组织幼儿园唱歌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歌曲的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唱歌,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偏离了,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是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的,在他们眼中,小花、小草会唱歌,小兔、小猫会说话,蝴蝶、蜜蜂会跳舞……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需要来选材,旋律简单短小,音乐形象鲜明,可爱逗人的,均是幼儿喜爱的,如歌曲:《小铃铛》、《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歌曲的选择还应具有可接受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滑稽歌曲《大象打喷嚏》,幼儿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打喷嚏的经历来进行表演唱,并建立简单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合理的空间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对解放幼儿的手脚、促进思维,对于老师关注幼儿,幼儿注意老师起很大作用。如:马蹄形座位是围绕着钢琴和老师坐成一个半圆形,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看清老师的演示,能维系幼儿对老师的注意,这种方式我们在活动中采用比较多一些,自由形座位指幼儿在老师身边自由结伴,自由坐下,没有规定坐那里、怎样坐,老师提供一些椅子的替代物,如:积木、垫子等,这样,幼儿与老师的距离近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这种形式可让幼儿感到轻松、自然、自由,克服了拘束感。总之,在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开动脑筋,选择合理的空间布局。

    三、教法的选择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如何让幼儿一开始就被你的活动所吸引尤为重要,传统的活动导入方式往往是谈话导入或是直接导入。对幼儿来说没有新鲜感,也不能很快进入状态。所以可以尝试采用多媒体,不仅从听觉,更从视觉、触觉等全方位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二)故事、儿歌渗透教学法

         故事、儿歌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和儿歌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的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的形式,使幼儿不仅理解了歌曲的内容,迅速记住了歌词,而且还体会到了歌曲的思想内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正所谓“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理解促进幼儿记忆”。而记忆效果的增强,记忆负担的减轻,无形中为幼儿充分享受演唱乐趣,充分体会歌词情绪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图谱,解决歌词难题

         幼儿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等特点,在学唱歌词多、难的歌曲时,往往会出现记不住歌词的问题。怎么样让幼儿在短短的时间里快速、准确地记住歌词呢?图谱是各非常好的小帮手,它以生动、有趣的图画代替了枯燥繁琐的词语,非常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

    (四)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形式,同样在歌唱活动中也可以将游戏渗入其中。教师把歌曲的内容设计成一个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熟悉歌词、旋律、风格、形象等,然后,教师有目的地让幼儿脱离游戏进行演唱。有些歌曲在熟悉旋律时,就可以设计游戏性的活动过程,改变常规的学唱顺序,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能让幼儿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

    四、教学结构顺序

    1、欣赏音乐

    人们对音乐的感知首先是通过耳朵的感受来进行的,以音响感知为情感培养的触发点,从而使劲儿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为了激发孩子“听”的兴趣和需要,在教学中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听,带着故事悬念听,看着画面听等等方式来欣赏,欣赏完后鼓励他们表达感受。

    2、感受音乐

       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感受和体验”是幼儿音乐入门的关键。听、想、说、唱、动、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体验。教学时可借助设问、提问和简洁讲述,引导幼儿深刻感受、体验音乐语言要素。

    3、表现音乐

    为了让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幼儿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当幼儿能充分理解音乐风格以后,就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表现。

    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学习应是孩子智慧、情感、创造性的体现,这一参与过程既满足了孩子情感的需要、游戏的需要,做小主人的需要,创造的需要,又使孩子在情感、个性、智力等方面获得了和谐发展。

     


    点击次数:120  发布日期:2019/12/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