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转化学困生探研 李湖生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转化学困生探研
◎ 云南省大理市上关镇河尾完小 李湖生
摘要: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农村学校的不同年级都是客观存在的,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各不相同的。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每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做,但是学困生的转化是否有效,确实需要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和研究,因为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将直接影响我们农村学校数学教学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活动成败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学困生;有效转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关注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充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学科教学专业能力,关注、关爱每位学困生,带领他们早日走出学习困境,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数学思想和关键能力。
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经验,农村小学的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有区别于城市小学的学生的众多原因的,而且每一个学困生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有家庭原因,学生自身智力因素,有社会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多种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需从多方面去考虑、分析每位学困生成差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面对学困生我们决不能讽刺、挖苦,以免加重他们的自卑感,而是要蹲下身子去和他们交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始终遵循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教育教学原则。只有真正的让学生爱上数学,找到适合自身的最佳学习方法,学好数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思考,谈几点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策略。
一、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知者”。可见,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的做法:一是激发和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学困生往往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要给予及时帮助与指导,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与地位,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数学。二是坚持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增强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更是前进的动力。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教师要拿起放大镜去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身上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与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树立自信。有时可能是无意间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孩子一生的命运。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困生不断前行的动力。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学困生创设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欢乐祥和的课堂氛围中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注视。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都会激起学困生不竭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时,我首先利用旧知,让学生能准确找到单位“1”,让他们根据题目自己画图并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得出计算方法等,然后举手回答。学生们都很快举起手来,这时我看到苏艳阳同学举起手来后又悄悄的放下去,似乎想要回答,我抓住机会轻轻的走到旁边微笑着说“没关系,你试试吧,相信自己!”她耷拉着头轻声的说出了自己解题的全过程,尽管条理性不够,声音不够响亮,但在老师的带动下,全班同学马上给以热烈的掌声,让她及时获得自豪感。从此学习信心十足,成绩明显上升。到毕业时已是班上的中等生了。
三、改变对待学困生的观念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过度关注优等生的培养,对学困生普遍关注不够的问题,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态度。久而久之,他们与优等生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成绩一落千丈。要知道“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学困生能成就一个名师”。所以,我们必需转变对学困生的看法,对待学生必须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实现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四、采取有效的后进生转化措施
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的策略措施永远不会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学困生群体和每个学生的学情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材施教。一是做到“眼中无差生、心中有差生”。在学习与生活上使学困生与优等生享受同等待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差生的特殊性时刻放在心上,在言语行为上都要表现出教师的关爱。二是时刻爱护好学困生的自尊之心。每个人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比优等生拥有更强烈的自尊心,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渴望有机会表现自我,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去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学习与做人的自信心。三是充分肯定学困生点滴的进步。要以“点”带“面”,促进全面转化。学困生并不是在各方面表现都很差,有些学困生虽然在学习上表现不尽人意,但在劳动等方面却出类拔萃。如:苏晓意、王瑞斌两位同学就是以上的典例。他们虽然学习上暂时落后,但在劳动等方面却遥遥领先,所以在转差过程中,我充分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使他们得到老师与学生的肯定,久而久之,与老师拉近距离,在学习上也树立了信心,成绩突飞猛进。
五、建立“一帮一”辅导小组
在农村小学数学中,我长期坚持“一帮一、一对一”帮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减轻了老师辅导学困生的负担,也同时给学生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并让优等生明知在帮助了学困生的同时自身的学习成绩也在提升,让同学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例如:我们班的杨鹏远、苏辉宇、杨双润等同学就是名副其实的学困生,到了高年级却连低年级的乘法口诀都不过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从不放弃他们,经过开展“一对一”等结对帮扶合作学习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天又一天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学年末的统测中,都能顺利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
六、降低作业难度并坚持面批面改
对于学困生来说,做题错误率较高是普片现象,因此他们的作业要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争取每个学困生的作业都面批面改。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半圆的周长与面积的作业设计)的教学中,多数学生忘了除以2或加上一条直径(两条半径),而此时,我轻轻点拨或指导学生画图,他就能第一时间自己独立完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画图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成绩也慢慢上来,从而树立了学习信心,使其找到学习的方法。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困生有效转化的方式方法有许多种。这就需要教师坚持学生为本的思想,加强热爱学生的思想,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无论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转化学困生,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把爱心真正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那我坚信今天的丑小鸭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与照料下,一定会成为明天的白天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 孔企平、张维忠、黄金荣.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3]关文信.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低年级)【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