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沈艳华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

    ◎   河北省玉田一中   沈艳华

    所谓“新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一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如何才能审准题意呢,针对不同的材料我想有以下方法:

    一、抓住出题者给出的观点

    有的材料比较含蓄蕴藉,材料本身就有多层含义,出题者为了帮助学生拓宽思路,降低审题难度,就给出几个观点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果抓住出题者给出的观点句,既可以节省审题时间,又可以保证准确无误。如:2007年北京卷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读这则材料,我们就可以从出题者给出的五点看法入手,无论从“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叹息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等看法入手,还是从“‘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等看法入手都可以议论抒情,阐发观点。

    二、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议论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语文作文题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读这则材料,关键就要抓住“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这个结尾句,从中分析其思想含义,构思立意。例如:从“创造需要机遇”的立意上考虑,我们可以想到,无论是一个人的成名、一项科技设计的成功或创新产品的问世等,确实离不开机遇。

    三、由果推因法

    如果材料是叙述故事型的,便可从事件的结果入手,然后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分析出产生事件结果的原因,从而提炼出新颖独到的作文立意。如:2006年全国Ⅰ卷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磅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牡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牡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这则材料,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四、从材料陈述的对象入手

    有的材料叙述时会有多个陈述对象,从不同的对象入手就会有不同的立意。所以考生抓住了陈述对象,就很快有了思考的角度。如:2007年全国统 II卷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四个:丛飞、受助年轻人、小李和同学们、希望小学的师生。从四个对象的任何一个出发均可立意。例如从丛飞的角度立意,可立意为“伟大的爱心付出,并不需要回报”。从受助者的角度,可以抨击不知感恩、丧失道义、冷漠无情的社会现象,呼吁传统道德的回归。从小李和同学们的角度可立意为“学会帮助别人,弘扬传统美德”等等。

    审题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就像下棋。一着不慎,很可能全盘皆输。对于新材料作文,如果审题不准,轻则偏题,重则走题,即使立意高远、语言流畅、结构完美,也会成为无效劳动,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应万分重视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点击次数:196  发布日期:2019/12/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