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分析 冉明兰
初中生物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分析
◎ 重庆市北碚区柳荫中学校 冉明兰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科学有效地整合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中。但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了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学,便可认定为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教学与“教师一言堂、学生睡课堂”的传统课堂模式相比,信息化课堂教学有利于促使各学科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大数据、科学技术综合化、教科研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课堂教学促使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新颖、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初中生物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相关基础知识及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同时增加了一些人体卫生、健康知识等内容,对于后续生物其他课程有重要的铺垫、承接的作用。但是其理论知识的繁杂、抽象、专有名词居多而导致教师讲解空洞、学生理解难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为实现课程重能力、强素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等多方面的素质,为学生后续深造打下基础,课时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在教材未变的情况下,需要重建知识体系,更新补充大量知识,完善实验过程,紧紧抓住解剖和生理两条线,前者为基础,后者为主线,相辅相成,环环递进。
目前沿用教材年代久远,有些名词更替较慢,插图粗略,扩展知识不够,如“青春期”一节中,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及疾病预防缺乏介绍。而传统的教学在课堂上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挂图”代替多媒体运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教学不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针对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引入最新的、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现象,使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深刻记忆相关知识点。这时信息化教学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信息化教学的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信息量大、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等优势,例如, 曹长雷指出在讲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时可利用电脑将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立体的动画呈现出来这与动画演示、在线测试、课程网站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类似。同时,王茁提出了课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等网络交流模式,开展翻转课堂以多种便捷的媒体平台促进学习。更为值的是关注的是虚拟仿真技术,是在现代高科技电脑技术的基础上,将仿真与虚拟显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备集成化、虚拟化与网络化的特征。而我校目前教室与实验室采用的是电脑与投影技术并与板书相结合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结合板书更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训练了老师的基本功,弥补了多媒体的一些弊端,这与肖明松的观点一致。
信息化教学能明显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生物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神经系统”设计知识量大、图形结构复杂,传统教学表达不直观、不形象。多媒体集合文字、声音、图片、动画, 丰富教学内容。特别是flash动画教学过程中,可以简明扼要、全方位的将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分布、递质的释放、大脑皮质躯体分布等知识点展示给学生,可增强同学们感官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知识的记忆。
信息化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分析、推理与归纳。例如,在实验“骨骼系统的观察”中,让学生亲自拆分重组模具,在整个过程中,熟悉各个骨骼的形态及构造, 在实验报告中,根据自身感受总结绘制人体全身骨骼,对学生来说可加深各骨骼及全身骨架的了解。
信息化教学能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质量。信息化课堂对教室周围的物理环境也有所要求,例如:座位的排列、灯光的柔和成度,装饰品的内容,PPT的制作美观等都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因素,使整个课堂具有“环境育人”的效果。
当然信息化教学也有不足之处。
(1)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逐渐养成抄写PPT上的内容,作为学习笔记,然而, 内容不详实、抄写不完整、断章取义的情况经常存在,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甚至错学,更为严重的是学生依赖于多媒体,提前预习的主动性下降,形成事倍功半的恶性学习环节。
(2)“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过度存在困难,在信息时代,学生通过多媒体自主搜集信息、自主使用多媒体的主动性不强,对于教师的教学大纲、影音、PPT等教学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已便获取自己解决学习困难的能力。对于登录相关网址获取最新知识的次数较少。
(3)由于人机交互的发生,导致教师与学生互动情节变少,不利于思想交流,不利于关注更多学生的学习状态。
(4)缺少该课程教学资源平台,课后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较少,造成复习重点不及时, 获取新知识不及时的困境。
(5)针对我校大部分学生为少数民族同学,国家通用语言方面有所困扰,而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专有名词较多,播放速度较快,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长期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通过上述分析, 明确了我们初中生物信息化的利弊, 教师应当恰当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兼顾学生的学习速度与理解能力,确保每位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激发学生对多媒体的使用,增强信息化学习的理念,使信息化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师生互相学习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目标明确的目的,奠定良好的初中生物的学习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