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李淑红
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车拉九年制学校 李淑红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方兴未艾,许多教育工作者逐渐深入研究“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并且从语文课程建设的高度探索“群文阅读”教学对于促进语文学科阅读模块教学的改革意义。以教学方法反推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创新,是近几十年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的突破,也是新课改进程中非常可喜的现象。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运用到学科教学实践中自然会历经坎坷。本文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为基点,探究此种教学模式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结构和方法方面的意义以及实践措施。
关键词:群文阅读;语文教学;新课改;意义
阅读是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模块。阅读素养与语言思维、文化内涵、文字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中关键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连续性,引导学生融入到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阅读训练并非单向接受信息,而是多向联动的理解性活动。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层次,将阅读本文与其他模块的教学有机融合。“群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的文本群的非连续性信息之间存在差距。那么,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投入到课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阅读的层次性。
一、理解“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的基本概念即一系列文本中具有可读性和探究性的信息,阅读者主要关注文本信息中的内涵,获取核心信息,转化为结构化、层次性、连续性的阅读思维。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尽管各个文本都有不同,但是这些文本之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连接性。教育工作者主要将各类文本整合起来,挖掘阅读资源,探寻文本之间的信息框架。正如王荣生所言:“群文阅读的一个重点突破口就是要整理多文本的结构。多文本结构的处理与信息转化对于阅读者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信息跳跃会导致阅读者思维出现阻拒性(思维阻拒性是指在多种信息干扰下,人的思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白和混乱状态)。”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更多锻炼学生的阅读素养,加强学生对多层次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也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信息的转化。
二、“群文阅读”融入小学语文阅读实践的策略
1、创设主题活动,整合“群文阅读”思维
主题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典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块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探究性特征。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该如何融入“群文阅读”模式呢?这是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抓住阅读文本中的任何一个连接点,整合成一个阅读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口。在“群文阅读”中,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形成立体化、整体性的本文结构。如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个单元的文本都有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就是整合成群文本的重要契机。除此之外,文本的主题思想、文本的作者都可以成为“群文阅读”的主题点。
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窃读记》一文时,教师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层面进行文本整合。首先就是要抓住“群文阅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因为这篇文章选自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教师就以这个点作为“群文阅读”的主题——“走进《城南旧事》,了解林海音”。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窃读记》与《城南旧事》中的其他文章一起阅读。如《东阳·童年·骆驼队》、《会案管》、《我们看海去》这几篇文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再次返回课文,加深学生对《窃读记》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2、培养“群文阅读”思维,组织阅读研讨活动
“群文”是多文本的连接,这是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最显著的差异。然而,群文阅读并非多个文本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群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群文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阅读素养,提升学生对多层次的文本进行结构化整合。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整合。而读书研讨活动是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中记录鲁迅先生生前的事迹,体现鲁迅先生高尚的品格。教师抓住这个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研讨活动。将本文与鲁迅的《一件小事》、《灯下漫笔》进行综合性阅读。课文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向我们呈现鲁迅先生的形象,教师通过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形象特征。在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之后,组织学生深入探讨鲁迅的精神品质,以此深化课文的内涵。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中要注重教学效果,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挖掘语文阅读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体会到乐趣。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在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学发展的方向就是朝着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目标前进的。教师不能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而应该促进学生融入到“群文”语境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科学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阅读并不是单独的活动,教师要将多元化文本中的各个信息模块有机融合,形成完善的统一体,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语文学科素养。这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丽娜.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文阅读与理解教学问题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提升策略[J]. 才智,2016,(16):110.
[2]王超群,韦冬余. 小学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 教育探索,2016,(0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