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思考 宋宪春
进行“个人课题”研究的思考
◎ 山东省莘县王庄集乡马集中学 宋宪春
摘要:开展校本研究是科教兴国、科教兴校的有效途径。“向科研要质量,走科研兴教之路”是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让每位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让研究生成为教师教学的习惯”是学校教研工作的当务之急。人人进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个人课题;研究内容;选择原则;研究特点;研究价值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培养各种复合型人才,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合先导性的作用。伴随着教育战略地位的上升,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进入中心。如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每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向研究要质量,走科研兴校、科研强校之路,真正发挥学校校本教研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已是摆在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面前的现实任务。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科研的重心学校化,教育科研方法的通俗化,科研课题内容的个性化,科研课题承担者的个别化,是新时期校本教研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每位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让研究生成为教师的习惯”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实施“个人课题”的研究,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的传统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个人课题的研究问题,与同仁共勉。
一、 个人课题研究的内容
“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由于教师的任教学科不同,专业水平不同,对于教育科研的需求也就不同。所以课题应该切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对改进自己的教学有用,能够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这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个人课题是从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教师要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意识。着重研究(1)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感悟、教学案例分析等;(2)如何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问题。包括教学实施、教学环境、教材选择、地方教材等;(3)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4)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问题。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终身从教思想的奠定,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关注每一位学生,探索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等。教师要从教学实践中,学会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善于将其转化为可研究的课题,并取得成效。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效果即成果。
二、 个人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
科研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起点,是教研工作能否真正服务于教学,快速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点。明确课题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取得教科研成果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个人课题的确定应坚持以下原则:(1)要从自己教学实践中来的(2)题目要小。(3)研究的课题应具有前瞻性。(4)研究的课题应有应用价值(5)研究的课题应据实有效。(6)研究的课题应具有创新性(7)研究的课题应具典型性和普遍性。(8)研究的课题应具先进性。(9)选择的课题应符合素质教育,适应每位学生。
三、 个人课题研究的特点
正因为课题研究的主体是教师个人,所以它具有“实、小、活、快”的特点。
实。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就应始终坚持围绕自己的教学实践去脚踏实地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具实性所在。
小。个人课题由教师自己承担,而课题内容是来自教师的教学实际,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一般比较小,研究的内容具有单一性。这是个人课题具有“小”的一面
活。个人课题研究的主动权归教师,进度的快慢和方法的选择由教师自己决定,故研究的过程具有很高的自由度,这是个人课题具有的灵活性所在。
快。由于课题小,研究的时间短,对象较少,方法灵活多变,因而,研究的成果得出较快,且在较小范围内可很快推广,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特快性。
四、 个人课题研究的实用价值
个人课题作为校本教研的载体,人人参与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1、 能迅速推进课程改革,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能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学校教研的实效性。
3、 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快速发展,由“教学型”向“科研型”转轨。
4、 唤醒了教师的沉睡和迷惘,强化了教师渴求进行教科研的意识,激起了教师积极向教科研进军决心和信心。
5、 使广大教师真正体味到了教科研成果的明显效用,激起了教师之间的群体竞争意识,加大了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力度,使教科研变成了教师的日常行动。
6、 沟通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团结、互学、互帮的联系,融恰了师生感情。
总之,进行个人课题试验,不仅能够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积累一些实践经验,而且还会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确是一剂教师快速成长的“灵丹妙药”,也是学校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的“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