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下课堂有效教学浅说 王明
基于生本理念下课堂有效教学浅说
◎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荣山第三小学校 王明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是一种“清淡、简洁、自然”状态,没有雕饰痕迹,是返璞归真的本色课堂。它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自由、自在”。
关键词:生本理念;有效教学;方略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是一种“清淡、简洁、自然”状态,没有雕饰痕迹,是返璞归真的本色课堂。它让学生能充分享受学习的“自主、自由、自在”。如何达成这样一种立项的课堂境界,是当下一线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此,略呈浅见一二。
一、要充分肯定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
我在2014年9月接手执教当时四年级二班(现九年级二班)的语文课,在接手伊始,我就制定了可持续的教学策略,前瞻性的实践分组教学,当时我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 根据入学分班时成绩情况,再结合一至两周的上课观察,选定了八位组长,并成立了语文自主合作学习小组。我选组长遵循两个原则,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能够胜任组长职务,这样组长才有威望,他们管理起来才能服众,进而把小组凝聚在一起,带领小组成员在学习上“奋勇前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事先让学生们预习课文,熟读课文,查找我帮他们勾划的重点词语、成语、多音字等(当然,各组根据组内具体情况,也可以适当增、删一定词语)。解决了基础知识,我会提示该篇课文分几层,让他们讨论交流,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意义段)这也是在现在算作是前置性作业吧!在上第二课时时,我会提前让学生把精彩的课文片断、经典语句进行理解、揣摩、探讨、交流,并在通读课文,研析句子时顺带找出文中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描写手法、写作手法,以及关联词等,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这样,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们的积极性就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也被发掘出来了。课堂上,学生们在各小组里,因为没有老师的“震慑”,他们的思想彻底解放,跳出了传统的桎梏和藩篱,思维活跃,不落窠臼,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全然没有了平时的胆怯和羞涩。这对学生们的思维、口才、交际、胆识、勇气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历练和升华,使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使“庸者变强,强者恒强”,这样大家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了。在学生们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不能说“尽善尽美”,但基本没有偏离主题思想,我无比欣喜,也更加惊叹。因为学生们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有些见解是那么的精辟完美。说实话,我作为一名老师,有时都自叹弗如,学生们蕴含的智慧、知识和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因此,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行!
二、“有困难找学生,找问题给学生”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包括连我都无法马 上解答的问题。这时,我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不能提前看辅导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动手、动口、动脑,一举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多种能力。为了经常煅炼他们的能力,有时我会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故意“装糊涂”,让他们亲自去查证,找出答案,这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努力付出,他们得到的答案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三、“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陶行之说:教,是为了不教,这里的教,是教学生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可以不用老师教授而自主学习了。而我国古代道家著作《老子》中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人鱼只能解燃眉之急,一时之饥,长期终不得行。不如教给别人钓(捕)鱼的方法,使求救者能自食其力,自己养活自己,学习上也是同样的。我们要教给学生“钓(捕)鱼”的方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给鱼”变为“给渔”。当然,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养成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多措并举。在生本课堂中,我尝试运用群文阅读,群文授课,在一个单元内我让学生讨论选择授课两篇文章,并从课外书上找来一些主题和风格类似的文章,让他们对比阅读、品味赏析,找出规律和共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他们日后的学习积累了好的方法。而单元内其余课文则让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这样的授课方式既节省了授课时间,又在比较阅读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对他们的知识是一个整合,进而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我认为,语文课的学习,实际上与数学等理科亦有共通之处,学生对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老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解题的方法,好比理科上为学生讲解的几道例题,学生研究掌握例题之后,方能做题。同样,学生在精通阅读学习文章方法的基础上,随便拿来一篇文章,他们都能够从容应对,轻松作答,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为光靠老师讲解,学生涉猎的资料再广,积累的知识再多,如果不掌握解题方法,在浩如烟海的文章中恰好遇到自己会做的文章或题目,其概率是非常低的,这样的赌博式教学,最终的教学成绩可能也是不太理想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能适应社会,独立生活的人。传统的“师本”教育让学生亦步亦趋,把学生看成需要拉动的逆水之舟,老师成了“纤夫”。而“生本”理念下的教育教师成为“生命的牧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本教育的蓓蕾一定会绽放出无比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