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支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方成弟
农村支教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甘肃省西和县西青永丰小学 方成弟
摘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处在关键时期,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农村薄弱学校改善计划正在实施,选派城镇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质量不高,为推动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广大的支教帮扶教师正在努力践行工作使命,希望笔者在农村支教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能够起到有意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支教;帮扶实践;经验;做法
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通知,启动《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实施办法》。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同时《甘肃省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实施方案》出台,城乡教育迎来了均衡发展的有利时机。经学校推荐,教育局选派,2015年,2017至2019年,我四年时间先后在农村基层薄弱学校支教。工作期间,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了使脱贫攻坚,教育帮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我将具体的体会和做法浅谈如下。
一、开展‘传、帮、带’活动,发挥支教教师个人模范带头作用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受援助学校都是师资力量相对紧缺的农村薄弱学校,支教老师都是来自县城及以上学校的教学骨干,充分发挥支教教师教学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在支教工作期间,首先我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严格遵守受援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深深地知道,单纯搞好自己的教学,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受援学校的教师,才是支教工作的最终目的。在抓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带动全校的教研工作 。我深入实际了解教学状况,并且积极认真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虚心请教,认真学习他们的授课方法和授课技巧,还与他们一起研讨新的课改模式,一起进行新课改方案的实验与实施。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 、找准薄弱环节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逐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具体的做法是:一传经验。在自己擅长的学科教学范围内实行走班制教学,给多个班级,多个学科轮流带班上课,重点上好示范课,攻克课。示范涉及面广,带动性强;二帮学习。主持参与集体备课,组织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逐步提升;三带新人。重点培养教研组长和年轻教师迅速提升教学业务能力,以课改为重点,组织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带领年轻教师钻研业务,打下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指导培养一批新的业务骨干和教学能手,成为教学研讨长期坚持下去的新带头人。
通过备课、校本教研等形式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传、帮、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了团结进步,转变了学校的教风、校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的提升,效果显著。
二、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活动,牵线搭桥,加强双方学校层面的交流合作
支教老师个人业能力是有局限的。为使支教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支教老师在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领导之间沟通协调,利用自己定期回原学校向组织和领导汇报思想和工作的机会,反映受援学校的实际困难,牵线搭桥,建立对口帮扶,交流合作的工作新机制。
首先教师之间互访互动,引上去学习,请下来送教。请支教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送教下乡,组织带领受援学校教师到支教学校学习借鉴。两个学校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入校园参观访问、进课堂观摩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重点对受援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以及兴趣小组,校本课程等学科加强指导帮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次,学生之间互助互学,手拉手,结对子成朋友。在学校精心安排下,带领受援学校学生入校园参观,进课堂学习,随班级活动,体验感受不一样的环境气氛,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平时学生之间建立朋友式的同学关系,定期交流思想、鼓励学习,生活中交换图书,捐赠文具,引导校风文明、促进学风进步。
两个学校之间加强人员往来,相互交流,加强了学习,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实现共享,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三、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是助力脱贫攻坚,教育精准扶贫,为特殊学生,学困学生送教上门,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必要的图书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学困生克服困难,坚持在校学习,完成控辍保学任务;二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文艺体育兴趣活动、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活动,举行重要节日纪念庆祝活动,丰富了校内外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益于身心健康;三是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和家长交换意见,沟通交流,实行家校联动,共同配合教育。同时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控辍保学,通过教育帮扶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处在关键时期,“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和农村薄弱学校改善计划正在实施,选派城镇中小学在职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促进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村偏远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质量不高,为推动教育全面、持续、均衡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教育所做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广大的支教帮扶教师正在努力践行工作使命,希望笔者在农村支教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能够起到有有益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