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议以“和谐”价值观引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何发

    浅议以“和谐”价值观引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   云南省大理市教师进修学校  何  发

    摘要:在现代教育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现代教师职业必备的专业能力。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和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保证,但是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的朋友关系,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呢? 文章对如何建构和谐而又有度的现代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实践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人本;交往互动;教师素质

       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和谐而有度的关系。和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联系教育领域的实际,在学校办学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指出: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和谐关系不仅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需要,也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反馈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帮助学生建立学生之间的良好的“同伴关系”。 因此,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和积极探索用“和谐”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总结建立亲密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对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正树立“人本”理念

       随着中小学教育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学科教学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教师在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树立平等师生观,贯彻“学生为本”的理念,用真正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权益,把教育教学活动当做自己和学生平等相处、共同学习的过程,了解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作为独特个体的各方面发展需要,尽可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能自觉地尊重教师,接受教师指导,同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身心都能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勇于探索、勇于思考, 勇于创造,从而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

       尽管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课程改革,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的构建仍然是学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个永恒而又现实的课题。现在的义务教育学校课堂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广泛认可和实践。但是考察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仍然是“授——受”为主的关系。我们在建立现代新型师生关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是现代教师职业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教学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的、以课程教学为中介的、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之间的有计划的交往和互动。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重构师用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对待每一个学生,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接受、相互交往,在互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沟通与对话,使学生由知识的容器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赖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不断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和提高专业素养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一是专业理念的挑战。建立亲密和谐而有度的师生关系,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育理念,比如“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 理念,我们教师都做到“公平”的“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吗? 比如“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都“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规律吗? 比如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理念,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能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吗?

       二是专业知识的挑战。建立亲密和谐而有度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真正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相关信息技术知识。这对从事现代教师职业的人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的。

       三是专业能力挑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显然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智慧和能力。 比如“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的能力,“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能力,“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能力,等等,都需要反思和不断提升。

       总之,构建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是实施有效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保证,因而也是教师职业的必备能力,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在现代教育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学生为本理念,在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努力实现师生的“沟通与合作”,在师生交往中做到民主而不放纵,关心而不纵容、亲密而有度, 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2]王姣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 M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07).

       [3]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Z]. 2019,6-23.


    点击次数:210  发布日期:2019/12/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