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黄家鹏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及教学建议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中学 黄家鹏
摘要: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恰当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培养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对话、课文、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而展开。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写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写”这部分的目标(七级)描述是:“1.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2.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3.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4.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5.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编短剧。”为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再分析学生高考作文写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平时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谈一些体会。
一、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
长期以来,受高考评价体系的严重影响,高中作文教学己偏离了写作的心理本质和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培养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写作对学生来说,是“被迫”的,成了一种缺乏冲动,没有需要而又不得不去完成的“苦差”。把一个本是极富创造性的心理过程演变成了一种违背意愿、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学生无兴趣,自然不会有创作灵感,更不会在极短暂的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2. 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
教师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一篇完整的文章(“成品”)的批改、评判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对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没有给予关注,造成学生没有掌握写作的一些要领、技巧和规律。
3.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把写作教学局限在课堂之中而忽略了课外写作,游离于“听”、“说”、“读”之外单独训练而忽略了四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评讲模式化,训练渠道单一,批改作业的重点仅放在语法、词汇和拼写等句子水平上的错误,而没有从选材、立意和谋篇布局等文学及语言组织和运用方面进行指导。
(二)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掌握的词汇和语法数量偏少,活学活用的能力较差,且对词汇的认识较多停留在读音、拼写和词义的层次上。
2. 句式单一。多数学生采用“主──谓──(宾)”或“主──系──表”结构,这是最基本、最常用,也是多数学生唯一能够信手拈来的句型,如果将这种句式从头到尾地贯穿于书面表达中,习作就显得单调乏味。
3. 母语干扰演变成“中式英语”。(1)多数学生认为英语中存在与汉语完全对应的词。事实上,除了一些专业术语外,英汉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完全对应的词。(2)用汉语思维构思篇章,再按照汉语的意思逐词逐句译成汉语。
4. 过多注重语法,缺乏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整篇作文的前后句子缺少必要的衔接关系,词不达意,词义不连贯,自然就无法成为能表达整体意义的语篇。
二、提高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鉴于此,除了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明白英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外,笔者认为还应更多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好写。
1. 写周记。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处处留心观察,积极地去感悟生活,多看、多听、多思,用心体验,然后将体验和感受用英语表达出来,写成日记或周记。同时教师要作批改,用英语写下评语,除指出学生语言运用的错误外,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共同交换对同一事情的不同看法。
2. 写短评。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时事、政治、经济、社会或日常生活相关的材料,让他们写出简短的评论。此类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能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有话可写,有感而发。
3. 说写转换。“说写”转换(“先写后说”或“先说后写”)教学方式是针对“说不好,写又难”的现状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练“说”来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营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学习的环境。学生有课堂口述作基础,课后写来就会更加迅速、准确,还能弥补口述中存在的内容与方法的不足,反过来促进口头概括的准确性。
4. 写读后感或书评。写作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只有读多了,才能写得好。教师应尽量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体裁、内容、形式的文章,引导学生模仿,从中学习写作方法,训练思维。
5. 进行联词成文,有效练习。其做法是: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提出一个词或词组,确定一篇短文的主题,显示再根据所给的词联词成句,联句成文。二是写短文时,不一定按照词的顺序,但要求把所给的词都用上,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三是短文写作限定在半小时内完成。
(二)夯实词汇、短语,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词汇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且处于鲜活状态的词汇,自然就无法写出好文章。学生只有在较好地掌握了充足词汇量的基础上,写作时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选择适合文章主体和风格、意义确切、表达清晰生动、形象具体和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词,以较好地表达效果。
1. 常抓听写和翻译。听写能促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拼写,该法简单有效,易操作,贵在坚持。汉译英练习能帮助学生熟悉和运用教材每单元的重点短语,最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熟知的事物为出发点来设计练习。
2. 广泛阅读课外读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阅读一些与课文同步的课外读物,多读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谚语、俗语,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句型、语法等,会对书面表达的提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通过所阅读的材料,经常会接触到英语固有的表达法、习惯,可增加语感,为写作提供必要的语言材料。
(三)加强写作技巧训练。提高作文档次
1. 审题构思,明确体裁和格式。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都可以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2. 抓住要点,一一对应。要点齐全是得高分的关键,注意不要遗漏,还可以加一些次要点构成一篇文章。
3. 少用简单句式,多用复杂句式。写作中除多运用一些短语词汇和英语常见句式外,应多用复杂句式,诸如倒装句式和定语从句、动词非谓语形式、从句的运用等。多做扩写练习,尝试把一句话写得很长,以改变文章中句式单一的表达方式。
4. 恰当选用连词、连句成文
按照合理的顺序或按照一定的写作线索选用恰当的连接词,将句子连珠成串,上下文衔接自然、紧凑,层次分明、词义连贯。
5. 检查修改,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四)范文示例,加强指导
教师的范文不仅要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与语言习惯上学生树立榜样,而且要考虑到英语的多种表达方法。学生在经过紧张的思维与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答卷,比较一下自己的作业,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毛病。作业批改是体现教师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实事求是,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错误,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新教材中“有指导的写”,可规定学生限时完成,让同桌、前后桌互相批改,互相评论,重新行文,再上交。这样批改起来就非常轻松,而且典型错误很容易找出,利于讲评,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应用掌握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也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天才是积累”,只有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才能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输出,才能写出内容充实、要点全面、语言丰富、文字优美、行文连贯、过渡自然、表达地道、语域恰当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