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 刘秀梅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二中学 刘秀梅
在21世纪到来之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这是时代的呼唤,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更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振兴国民经济的迫切要求。在整个教育中,数学教育一直处于基础和重要地位,尤其现阶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不但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经向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科学领域渗透。在这种新形势下,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们每个数学老师,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必备的素质。那么,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主要有哪些方式方法呢?
1.表演:“上课要像演戏一样,要入角色”。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给以适当的表情、态势、语言等,会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之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数学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语言,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表情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学生对问题回答不上来时,教师给以微笑和奖励,便会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它的思维。教师的态势运用得当也会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起到积极的影响。
2.举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举一些妙趣横生的例子,容易促成数学教学情境的产生。此外,教师通过激疑、一题多解、举反例等。也会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
3.利用数学史知识:数学有其很强的抽象性和严谨性,然而它又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在注重严谨的同时,把数学科学的发现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还其本来面目,用生动的事例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样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4.进行数学实验:例如,在“基本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问题:某商店在国庆节日里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a折销售,第二次打b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b折销售,第二次打a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 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后价格较低?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得出,对于甲乙方案降价后价格都是ab;对于丙方案降价后价格是( )2,最后归结为比较ab与( )2大小。用作差法即可得ab ( )2(*)。对(*)式通过平方展开或开方即可得基本不等式(1)a2+b2≥2ab,(2) (a,b>0)。这样给出基本不等式的两个定理,相当自然、清晰、易懂。
以上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直观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容易从抽象问题中概括出数学问题来。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自然学生对数学会乐此不疲。
5.创设悬念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好奇心
数学是严谨的,也是枯燥的。教学缺乏激情,学生缺乏兴趣是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创设悬念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促进学生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领悟数学问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首先我一讲故事的形式开头:在地面上叠放纸片,纸片的厚度大约为0.083mm,第一次叠放1张第二次叠放2张,第三次叠放4张,以后依次叠放8张,16张,32张,64张…,一共叠放32次,问这堆纸片的厚度有多少?对此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取纸实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当我指出所求高度竟有三十多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叠加起来那么高时,立即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急于知道是怎样算出来的。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这时我及时抓住时机,引出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这个课题。这样巧设悬念,使学生一开始就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启动积极的思维。
6.设计悬念: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若设之于课头,其目的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知之感。若悬念设之于课尾,则应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因而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
7.设计惊诧:惊诧是触发激情的情境之一。惊诧是对学生常规思维造成易混、易错、易忘毛病的有利刺激,使之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引以为戒。设计惊诧不仅使学生收到既有“意外刺激”之效,又有促使“真有其事”之疑,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激情昂扬地去反思,去探求。
8.设计疑虑:疑虑是形成学生良好探究心境的情境之一,他没有惊诧那么强烈,他设计在学生出偏差之前,以预防偏差,让学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应付各种困难,并心理明白地一个一个地去克服。设计疑虑是分散难点,防止疏忽的方式,有一举两得之功。应用问题法进行教学就是设计疑虑的极好方式。同时评讲习题课错误也不乏有设计疑虑的作用。
9.设计开放:在数学教学中设计开放,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科学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数学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10.设计幽默:数学教学需不需要幽默,有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严肃规范的事,不可以添枝加叶,其实未必如此。幽默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也有思索回味的余地,有助于形成愉快的学习心境。
11.设计欣喜:画龙点睛,给学生点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现的欣喜,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情境设计之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做到持之以恒。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对于教师来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面临更多的知识挑战和能力要求,除了应不断学习,更应注意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得失,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拨动学生的思想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