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品尝喜悦 体验成功 尹万国

      品尝喜悦       体验成功
    ◎  吉林省长岭县利发盛镇双庙子小学    尹万国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体验、品尝。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同样,“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愿望。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反复的成功品尝,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品尝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一、      “打造”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艰难性,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挫折感、失败感。而长期的失败经验的积累,只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就能使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掌握新知识,并逐步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获得成功的体验。
    如“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教学,其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百以内、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为此,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把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创设“超市家电柜”情景,先出示价钱是百以内、千以内的商品让学生比较它们价格的高低,以此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然后出示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单价,让学生两两比较价格的高低,也可以自主选择比较对象,让学生在开放情境中由百以内、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迁移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样巧妙地以旧引新,同时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兴趣高、体验深。
    二、“创造”一种学生充分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皮亚杰认为:“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把学生的外动和内动有机结合。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活动分外动和内动。教师应把导“行”与导“思”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动口,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教学二年级的“认识角”,教师可设计学生的一系列活动: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情境图里找角,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然后让学生摸一摸三角尺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从而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接着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别: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通过说为什么,使学生形成角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利用材料动手“做”角,并让学生在“玩弄”活动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两边叉开,角就变大;两边收拢,角就变小。再让学生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折角的活动中加强对角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酿造”一种学生“再创造”的机会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我们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营造”一种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
    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
    创设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
    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并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点击次数:184  发布日期:2016/1/2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