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王世兴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 山东省昌乐二中 王世兴
随着新课改在各地的推行与实施,对高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特别强调素质教育。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以及历史教材改革的滞后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仍普遍存在。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张嘴便是历史课堂的全部教具。这种一言堂式的教学,难以再现宏大的历史场景、错综复杂的历史线索、鲜活的历史人物,也很难形成师生互动的大课堂。不少教师抱怨家长、学生轻视历史课,并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完全归于整个社会的功利性。笔者认为,怨天尤人,无益于事情的解决。作为教学高中历史的教师们,应积极动手、大胆改革,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成绩,改善历史学科地位。
一、 更新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今,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观念,只有带着这种观念从事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才有可能实现素质教育。
二、灵活地备课
传统的备课方式主要是备课本、备学生,新课改之后,这样的备课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所以要有全新的备课观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
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应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我在教授高一历史时,曾采取以下备课方式:(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地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
三、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我们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一) 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提供教学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教学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有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情景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情景教学可引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产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置情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情景设置一定要新,引发学生兴趣;其次,要实,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触摸到;最后,要注意层次性,步步深入,难度逐渐加深,既切忌直露,使学生不思而解,又切忌深奥,使学生百思不解。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根据课堂情况,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我就设计了一个活动内容:一场对采用郡县制还是分封制进行朝议的模拟表演。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学生总结历史经验,认知现实,预见未来。所以,高中历史课上特别要强调反思,要经常向学生提出反思任务,制定反思计划,确立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学好历史,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当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不断反思,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课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