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与有效教学 张丽杰
浅谈新课改与有效教学
◎ 吉林省梅河口市第四中学 张丽杰
有效教学,简单的理解那就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而言的。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注重于知识的学习与品德的培养。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维持这一生命的能量与来源是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两者相比,教师的有效教学显得更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学习。下面关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有效教学的基础是有效的教学目标
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实施基础。没有目标的行动是盲目的,缺乏指导的目标同样只会使课堂教学误入歧途,唯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会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教师围绕着学习目标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评价,保证学习目标的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的前提。
首先,应着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其次,了解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与特征。
再次,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况。
例如:七年级思品课中有关生命的独特性一节。对于生命的唯一性学生们都能理解,但对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认为人和其他的动物没什么区别,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做一切事。不用考虑其他。甚至可以认为人是万能的,至高无上。针对这种看法我们教师就应该注重与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上了。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人与其他的生物都是相依的。人应该保护环境,更要保护其他生物。因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人有智慧、人有理想、人有其他的生物所没有的很多优势。因此人有义务保护大自然。
二:有效教学的保证是精心的教学过程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人学习的主题,或为学生提供有趣问题构筑学习起点。为展开教学作铺垫。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学习情绪,更乐于学习。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变成问题解决,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讲台的局面,变教师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有效教学的关键是优化的学习方式
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传统教学中缺乏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的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经常要创照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这种探究学习中去了,让而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总之,一名教师教师应该拥有一双热情的眼睛,善于掀起孩子的创新热情:要有一双灵活的眼睛,善于发现孩子的创新火花:要有一双公平的眼睛,善于肯定孩子的创新成果:用美好的人格感染你身边的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