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改变 刘国辉
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改变
◎ 重庆市巴蜀小学 刘国辉
【摘 要】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从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教师专业成长及角色的转变、学生技能的培养及体质健康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的现实困境等诸多问题分析,基础教育改革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 改革 教师 角色改变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作为一所农村乡镇完小的负责人,我在一线实践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两基”目标任务的完成、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成效,我就自身工作中的体验,结合学校实际,谈谈农村教育改革教师角色的改变。
一、基础教育改革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改过去那种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教师由权威者转向知识、信息的交流者和引导者
我们感受到教师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角色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先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他们正在从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更具有了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教师学会了欣赏孩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学会了与学生合作。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只需导向,任其自由延伸发展,充分彰显学生个性。具体表现在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在学生遇到障碍或困难时,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三、所有的改革没有改变“提高质量”这一核心
一直以来,由于受社会和升学的压力影响,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所有的技能、创新、个性都没能得到真实的发展和反应出来。但是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学习自主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上有了质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以点拨。在课堂上,导入新知识时,用常见的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感到亲切、实用。教学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运用色彩丰富、有趣的教具。运用多媒体,形式多样地把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奥妙;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能动性,又兼顾集体教学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关注学习内容,对一些内容有较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气氛热烈。
2、学生能自主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自主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的愿望。
四、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定位面临的困境
1、我省实行的营养午餐也列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内容中,“一杯牛奶强大一个民族”的强国梦想正渗透到农村的每一所学校。这是全民欢呼的伟大的民心工程,随着乡镇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城市孩子对学校午餐的需求问卷远远低于早餐需求的问卷数,而恰恰相反,在偏远农村的乡村小学对学校午餐的问卷数远远高于开设早餐需求的问卷数。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重智育轻德育。迫于升学的压力以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导致家长忽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管好孩子的学习是家长的第一职责,只有少部分家长认为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和行为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没有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缺乏沟通,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达成一致的管理和教育状态。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3、资源短缺,教学质量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同步发展。教师负担较重,就多数学校的实际,教师的课务非常繁重,作业批改,备课、批阅试卷,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卫生、学生用餐监督、家长沟通,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等等,根本没有时间用心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更谈不上课程改革,重心几乎放在学生的考试分数的提升上,面对各种完善或亟待完善的考核制度,从尽力而为转变到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抓学生的分数的提升,以教学质量来追求自身的职称晋升、评先选优、工资晋级甚至社会声誉。为此,师生在这样的高压力下,对于活动的参与也是力不从心,本就资源短缺的状况下,更没有多少兴趣可谈,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育改革其实是一个教育发展领域里,所有涉及教育和教学工作都将会发生质的转变问题,教师是改革浪潮中的助推者,教师角色的定位至关重要,在克服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境难题后,教师转变角色的意义在于更能轻松驾驭改革后的课堂、学生、社会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