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于帅
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于帅
摘要:本文阐述了利用微课与微课程、数字化校园、云教育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认识。希望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与微课程;云教育平台;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不可或缺。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也由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过渡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模式,甚至是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包括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结构等等。这个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越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要求学生去探究、调查、实验等等来实现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也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层面,更多是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学科精神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精神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这些怎么来实现呢?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常规条件肯定实现不了,必须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学习所得来谈一谈我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几点认识。
一、 利用微课与微课程改变教学模式
微课是教师在充分理解、研透教学内容基础上,对重点、难点、易错点重新进行剖析、切片、梳理、归纳后;揉进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那些学生不易掌握的“隐形知识”(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更策略、方法更得当地解读出来。他记录的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互动的一个学习活动过程。它短小精悍的课堂,同时又是完整的课堂,专门针对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把不同的微课按课程模块整合起来,形成了微课程。根据专家研究的结果,学生在一节课中注意力最集中,也就是效率最高的的时间段是10-15分钟。而微课都在10分钟或8分钟以内,甚至更短,这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相比较来讲,微课的教学模式更自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那怎么来设计、制作好的微课呢?
首先,选题是关键,要选重点、难点、易错点。要能提出问题和任务驱动。要把知识还原成生活实际问题或任务,还原到发现这个知识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和任务。需要共同研究如何把知识转化、还原回问题,让学生们感兴趣,按照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个性化地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
其次是设计,微视频要有脚本设计,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中心。微课不是一节课的课堂实录,而是针对一个基本知识片。包括教与学过程的微视频,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探究、调查或者实验;老师对本知识点的解读微视频,学生的体会与感受微视频;资源与工具操作说明微视频等等。
最后是制作,可以用手机、摄像机、电脑等硬件,ppt、Camtasia Studio8.o等软件来制作。
微课能够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从课堂学习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当然这需要信息技术全力支撑,利用信息技术来突破重点、难点、易错点。
二、 利用数字化校园、云教育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数字化校园包括很多模块和平台,真正实现了教、学、管理的融合,家校互联、师生互联,对整个教育的创新,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过程跟踪、评价等方面都有这前所未有的帮助。老师会提前把预学案等学习资料上传至云教育平台,学生下载学习。课堂上老师的板书,学生个人学习的笔记、标注,以及整个课堂实录都会保存在云平台上,学生在课下或者在家里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回看、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巩固。老师也可以根据平台记录以及课堂上与学生交互形成的大数据分析,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可以通过优课平台、微课平台,学习其他老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解读,做到有选择地学习。
当然,可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实现数字化校园,我们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我们的教学。例如Moodle平台,它是一款免费开源软件、课程开发平台和学习管理系统。例如一起作业网,QQ群、微信群等等。
上面谈到了在教育信息化的当代,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教育、创新教育的手段,下面来谈谈具体到一堂课中怎么利用信息技术。当然,其中肯定需要上述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运用,同时也提到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学的具体方法。有一些肯定是老师们一直在用的,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交流讨论。
其一,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无论是课前、课中、课后,学生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获取大量学习资料等资源,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课程内容和系统的学习。学生自己能获取到的,老师就不要再重复讲。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课堂效率。
其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当地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其三,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肯定得到了自己的认识和思维。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交互技术,实现学生探究学习与思维碰撞,变传统课堂为生成性课堂。
其四,利用云教育平台的相关功能做好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当然也可以利用问卷星结合其他工具和手段来实现。分析学生需求,设计量规表,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点。鼓励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建立QQ群、微信群,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监控学习过程,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向老师汇报,老师要有指导性回复。检查理解程度和鼓励元认知,有相应评价项目来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大胆展现出来。展示理解状况和成果,比如视频、ppt、flash、相应的软文、随笔等。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表现,优化我们的认知方式;信息技术可以让内容跨域时空的壁垒,让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实现家校互联、师生互联,能够创建移动学习环境。可以说信息技术能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改造教育,创新教育,让教育形态更多元化、合理化,更满足和符合学生的全面与个性的需求,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这其中必须需要硬件、软件等信息技术的支持。当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为之不断努力。